滴滴自動駕駛獲北京路測牌照,你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嗎?

根據新聞報道,滴滴自動駕駛成為了首批獲得北京市路測牌照的企業。同時還獲得了夜間和復雜天氣的測試資格。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雖然滴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各項測試中的表現也很好,但是我不會去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個人開車,不是圖它方便,而是喜歡開車的感覺。無論是自動擋汽車,還是全自動駕駛的汽車,都不符合我的喜好。而且嘗試自動駕駛,根本算不上是“第一個吃螃蟹”,用“小白鼠”來稱呼更合適。

1、滴滴自動駕駛取得成績

對于網友們來說,滴滴造車早已不是新鮮事了。無論是跟車企的合作,還是自主打造品牌,在很早之前就有消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滴滴自動駕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據說滴滴自動駕駛,已經成為首批獲得測試牌照的企業。在官方發布的自動駕駛無接管視頻中,汽車表現也很好。逆光形式、窄道超車、路口掉頭等,各項數據都很穩定。按照這個發展的勢頭,滴滴自動駕駛,很快就能推出相關的汽車,讓用戶們去體驗。

2、不喜歡自動駕駛

自動擋、自動駕駛,無論在任何行業,自動都是發展的趨勢。不過我這個人,和大眾有些不同,喜歡的東西,往往和潮流不符。就拿手機來說,廠家們都在陸續推出大屏手機,圓邊設計。而我個人喜歡中等屏幕的手機,方邊的設計。汽車方面也是,相比于自動駕駛,我更喜歡手動駕駛。

我開車是為了享受駕駛的過程,而不是說為了方便、圖省事。就算以后自動駕駛成為主流,我還是會選擇手動擋的汽車。

3、吃螃蟹還是當小白鼠

我不認可“第一批吃螃蟹”的說法,相比之下,率先體驗自動駕駛,我覺得更像是一只小白鼠。螃蟹是食物,吃了以后可以滿足身體的需求,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利益和虧損的占比是并重的。

而第一批體驗自動駕駛的人,比重是不合理的。就算自動駕駛的汽車很好,可它充其量只能解放雙手,讓人們在開車的過程中可以休息。一旦汽車出現問題,自己就是第一批承擔危險的人。當危險和好處不成正比時,不是人們去吃螃蟹,而是被當作小白鼠。無論是出于自身喜好,還是對汽車的擔心,我都不會去體驗。

為什么高德、蘋果、北斗用的衛星地圖照片都是一樣的?

這個問題原本沒什么可答的,既然看到了,也就簡單說兩句吧。①首先,北斗不應該放進來說,②、當前的蘋果上的地圖本來就是高德地圖。

1、北斗是全球定位系統,不是地圖

中國的北斗衛星,是提供全球定位作用的,是一套定位系統。它和GPS是對標的,它不提供地圖服務。地圖服務是高德、百度、谷歌等等這些地圖公司提供的。題主下載的北斗地圖,多半是網絡上的不良商家故意蹭北斗熱度,把一個普通地圖App包裝成北斗地圖忽悠吃瓜群眾的,建議題主還是趕快卸載了吧。

要用北斗定位,根本不需要所謂的“北斗地圖”,只需要你手機硬件支持北斗定位即可。導航軟件隨便選知名的高德、百度都可以,它們會自動調用你手機的北斗模塊去用北斗來定位。

2、蘋果用的本來就是高德地圖

最早蘋果手機上的地圖是谷歌地圖,因為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后,谷歌導航在中國就完全用不了。蘋果最后也只能在中國的地圖軟件中選用一個,最后選用了高德地圖。題主有空可以上網查一下立即就可以知道了。所以, 高德和蘋果的衛星地圖本來就是一樣的。

總結

總之,北斗是定位系統,網絡上所謂的北斗地圖都是騙人裝它家App的,建議卸載。蘋果本來就是用高德的地圖。

我是數智風,用經驗回答問題,歡迎關注評論。

蘋果地圖(中國境內)、北斗地圖(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沒有關系)一直都是使用高德地圖的數據。只不過高德、蘋果、北斗分別有自己高度定制化的APP,基礎數據都是一樣的。

高精地圖不是人人都能“繪制”,在中國已知具備測繪資質的廠商企業均在可控范圍內,目前獲得甲級測繪資質的國內企業只有不到20家,外資企業想要進入更是難上加難。國家有相關規定: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屬于導航電子地圖的新型種類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數據采集、編輯加工和生產制作必須由具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

2006年曾有一家公司在未取得導航電子地圖制作測繪資質的情況下,從事導航電子地圖的制作,被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相關活動,并處以51600元的行政處罰,并收入“2006年十大測繪違法典型案例”中。

蘋果地圖

2018年之前因中國大陸政策的限制,蘋果地圖無法使用由“TomTom”提供的數據,數據供應商為“ 高德軟件 ” 。因此,中國大陸版的蘋果地圖只能顯示中國大陸范圍內的地理位置信息,且只能使用平面的導航指示,無法使用“Flyover 3D”。

2018年末,蘋果改進了中國大陸用戶的蘋果地圖應用,中國大陸部分地圖數據由高德提供,而境外地圖數據則改由TomTom提供。這時中國大陸用戶已經可以訪問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地點詳細信息、用戶評價、公共交通線路等。

北斗地圖

【警示】北斗地圖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組織架構上是沒有任何關聯。

從北斗地圖的用戶協議可以看到,它的地圖數據來源于高德地圖。確切來說是高德換了一個皮,外表看起來不一樣,但內在的東西還是高德。

北斗地圖調用高德地圖的數據一方面不用投入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去完善地圖的基礎數據,拿來直接就可以用,另一方面并不需要相關的資質,資質獲取這方面是尤其困難的。

為什么是高德?

事實上不光蘋果地圖,國內外很多的地圖軟件都和高德頗有淵源,比如:滴滴、谷歌地圖等。這源于高德地圖準確的交通大數據和專業的導航服務。

目前,高德地圖在國內擁有超過7000萬活躍的POI位置點數據,覆蓋超過650萬公里的導航道路數據,提供全國360多個城市和所有高速公路的實時交通路況,并實現了分鐘級更新。高德地圖還與150多個城市的交管部門達成合作,共同為用戶帶來更權威的交通大數據和出行調度。

另外,高德地圖接口調用簡單、易用、穩定、高效,很多開發問題直接在高德開放平臺都能輕松的解決。

高精地圖是該領域很多企業覬覦的對象

現在,連自動駕駛公司都在虎視眈眈、伺機而動,無奈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測繪資質確實難拿。各家企業只好采取迂回的策略,一方面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來間接的借用該資質,另一方面稍有一定行業經驗、實力的公司還是不遺余力的去申請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測繪資質。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

不要操之過急!面包會有的。

地圖資源要么是買的,要么是用自己的衛星拍攝的。

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情,他們三家的地圖之所以一樣,有可能是在同一家公司買的。

他們不生產地圖,只是地圖的搬運工!

你說的名字高德、蘋果、北斗都是導航軟件的名稱,并不代表導航軟件的信號和地圖信息提供方,也就是說目前高德地圖,蘋果maps,北斗導航(軟件)目前使用的均為GPRS信號及地圖信息,特別是北斗導航,此地圖與國內的北斗導航系統沒有任何關系,就是一個山寨產品,比如,你聽過了GPRS導航軟件、伽利略導航軟件嗎?

既然使用的是同一家提供的信息,那衛星地圖一個樣有啥奇怪的

也許是由同一顆衛星傳過來的。

為什么用華為,三星,小米,蘋果手機拍自己的長相都是一樣的?

地圖爭奪戰升級,華為、滴滴紛紛入局,老圖商們很“受傷”?

文| AI 財經 社 吳迪

編輯| 張碩

巨頭之間的競賽滴滴自動駕駛甲級測繪資質,成滴滴自動駕駛甲級測繪資質了一些中小公司的“福音”。

周非池意識到公司正身處一個“非常好的機遇”下滴滴自動駕駛甲級測繪資質,并且今年以來的感受愈發明顯。

他的公司瞰景 科技 ,是國內地理信息行業專注于提供實景三維建模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具體來說,通過售賣專業軟件,為存在高精三維地圖制作業務需求的企業提供數據生產工具。

瞰景 科技 2012年成立,去年至今業務突飛猛進。“目前來講,比較大型的圖商,或者說線上地圖的服務提供商,只要涉及到實景三維的數據,多多少少都已經是我們的客戶了。”周非池告訴AI 財經 社。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精度地圖賽道的火熱。高盛此前預計,2020年全球高精地圖市場規模為21億美元,2025年該市場將達到94億美元。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和普及,高精度地圖更是成為車企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以及互聯網巨頭們重要的流量入口。

高精地圖的入口之爭背后,則被認為是爭奪自動駕駛的未來,以及構建各自業務生態壁壘的“生命線”。

搶占未來地圖入口

在某頭部地圖軟件公司任職的彭超越形容這種升溫的競賽狀態,是逐漸“從上升期向白熱期在過渡”。

普通精度的電子地圖導航到今天這個階段已經屬于中后期了。“最頭部的兩家,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從2017年左右用戶的活躍度就基本持平了。”他告訴AI 財經 社,真正激烈的是下一賽道,“就是頭部幾家公司對高精地圖、高精定位,包括地圖對 社會 賦能方面的爭奪。”

圖/視覺中國

除了大眾熟知的地圖應用軟件高德、百度、騰訊之外,京東、滴滴、美團,這些電商、生活服務類起家的公司,也紛紛加入新的戰局之中。此外,賽道上還能看到包括以四維圖新為代表的傳統地圖生產商,以及華為、小米等 科技 公司的身影。

今年10月,滴滴出行悄然上線了自研地圖業務滴滴地圖,并注冊了新的商標,內嵌滴滴地圖功能的導航及公交菜單也出現在滴滴出行乘客端App的一級菜單欄目中。作為以出行業務為支柱的公司,滴滴一直使用第三方的地圖導航,成為它最大的缺憾和不足。此舉被認為是滴滴在試圖補足短板。事實上,滴滴公司在2017年就獲得了國家測繪地理局頒發的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這是從事電子導航類地圖資質的最高門檻。

百度地圖的一位員工告訴AI 財經 社,百度做高精度地圖是為了無人駕駛和一些基座型的能力建設服務。同樣,滴滴也將自動駕駛視作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今年6月,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在上海開放首秀。

無獨有偶,美團不久前也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美大智達 科技 有限公司”拿到導航地圖制作的甲級測繪資質。美團當時回應媒體表示,“地圖是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的基礎設施,美團將依照國家法規有序開展相關工作。”

王興和他的美團可能要深入地圖企業高精地圖的腹地,而被王興吐槽的主流地圖應用廠商,百度、高德近期也都加緊各自的商業化落地,動作頻頻。百度在北京大張旗鼓開放了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駕;高德則在聚合打車模式上加碼出租車業務啟動“好的出租”,被指挑戰滴滴。

另一則來自大公司相關進展的消息是,華為正式在海外上線了自己的地圖產品“Petal Maps”。雖然華為曾承諾不參與國內地圖的競爭,但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告訴AI 財經 社:“華為在這一塊的技術積累和它的能力不輸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國內互聯網一線巨頭對華為的這種警惕和防范,我覺得也是非常必然的一件事情。”

在地圖領域任職多年的彭超越近來看到的是“自動駕駛、車聯網、車路協同、車道級導航、高精地圖包括高精定位市場的逐漸繁榮”。幾年前,他就預感到了這一領域會變得“熱鬧非凡”。他當初的判斷依據是,像美團、滴滴之類的公司,都有一些生態需要地圖業務的支撐,加入進來順理成章。

在他看來,這些互聯網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并購之后,已經各自形成了合力。“現在像百度、騰訊、阿里,其實他們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誰家沒有做一些能夠有獲取到位置信息能力的業務滴滴自動駕駛甲級測繪資質?又有誰家沒有對這些地理信息數據來進行應用落地的需求?”他反問道。

“對于這些各自領域的巨頭公司來講,地理信息和地圖已經成為它們各種各樣、能夠觸及到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業務都需要的底座。”他進一步解釋。

一位業內人士則告訴AI 財經 社,包括百度、高德在內的導航電子地圖企業因軟件免費供大眾使用,仍處在虧損狀態。而高精地圖的應用主要集中在to B領域,將成為一種可行的變現方式。“所謂的賦能企業,其實也是出于止損和賺錢的訴求。”

新入局者的挑戰和難度

需要明確的是,高精地圖不是精度更高的導航地圖。

地圖生產商“四維圖新”的產品經理周猛,給高精地圖下的三個定義是“高鮮度、高精度、高豐富度”。

他將高精地圖視作是“完全不同于導航地圖的”全新產品。“導航地圖是作為車中 娛樂 模塊存在,在實際開車過程中實現糾錯,不必詳細到車道級,只需要看到道路的大致就可以了。高精地圖精度極高,路面和路外基礎設施信息也非常豐富。”

周非池也告訴AI 財經 社,自動駕駛用途的這種高精地圖的數據儲備,數據生命周期之短,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的要求之高,跟傳統的所謂導航地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他看來,高精地圖不僅僅局限在一個二維的車載道路,而是“一個全面狀的三維地圖的需求”。

圖/視覺中國

自動駕駛雖然因為實踐中的局限,熱度已經大不如前,但它推動了高精地圖的發展。反過來,高精地圖的進步,也將帶來自動駕駛的實踐突破和體驗提升。

“有了高精地圖之后,仿佛開啟了上帝視角一樣,可以高速自動駕駛。”周猛在近期的一次線上分享中表示。

不過,這仍然是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彭超越將美好憧憬拉回現實:“其實現在車道級導航還做不到高精,是需要持續演進的,不是說我們的工藝能達到高效的更新,高精就很快能做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周非池將高精地圖的投入,視為“很有風險的燒錢行為”。“如果我有一部自動駕駛的車輛,按照上個星期的高精度地圖數據行駛,不管你精度能達到多高,對我來講都已經沒有用了,依然有可能出現事故。”他告訴AI 財經 社,前提一定是解決了按天、按小時更新的動態數據采集。“目前來看,自動駕駛在很多政策法規、道路基礎設施甚至行人,以及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車輛要共存等方面,還有非常多的不可控性。”

事實上,各家圍繞高精地圖生產,以及基于高精地圖對 社會 賦能的賽道領域上的角逐,也需要面臨一些政策上和數據安全隱憂方面的約束。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訴AI 財經 社,早在2013年某巨頭的地圖產品就曾進行過高精度地圖方向 探索 ,當時這家巨頭的負責人雄心壯志,要一年在幾十個城市中上線相關的公眾化產品,但“由于太高精度,出于地理信息數據保密等要求,最后沒能上線”。

該人士還表示,過去深圳有一家創業公司曾提出一個類似谷歌地球的產品,“就是在云端做數據處理,然后直接在云端就可以瀏覽,在網上進行發布。“也是因為觸及到了一些數據保密方面的問題,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商務上的阻礙,所以這個深圳團隊的業務現在已經結束了。”

單就高精地圖的生產方面,其實政策上是鼓勵的。但彭超越告訴AI 財經 社,“用戶信息、用戶的定位,包括一些政策區域性的問題,這些方面可能會敏感,有一些政策的管控。”

不過,一些樂觀的跡象已經顯現。近期,在相關測繪資質認證上,國家進一步簡政放權。“將測繪資質類別和等級總數由138項減至20項,除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外,將其余甲級測繪資質審批全部下放至省級。”一名產業人士對AI 財經 社稱。

該產業人士介紹,高精地圖不管是地圖廠商的數據儲備,還是采集能力,目前來講都已經不是瓶頸。“我相信隨著很多技術的完善以及政策法規的完善,國內的高精度地圖尤其高精度真三維地圖,也很快能夠通過互聯網公眾服務的方式對大家打開。”

老圖商很“受傷”

另一種被視為“必然的趨勢”也正在顯現。

特斯拉車主胡兵,今年逐漸用回了自帶的車載導航。“原來大家都在用四維圖新地圖的時候,我所在的特斯拉車主群里面最典型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都不用車載地圖,都自己在旁邊架個手機,開百度或高德。”今年1月,特斯拉將車載導航切換成了百度。

圖/視覺中國

胡兵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們認為四維圖新的地圖導航“錯誤比較多,更新不及時”。切換地圖之后,胡兵感受到了使用體驗的提升。“很多數據更新的時效性也提上來了,道路情況也準了”,他說,“慢慢又用回了車載,畢竟內置的方便而且屏幕大。”

百度地圖成功牽手特斯拉,似乎讓四維圖新成為了“受害者”。但該公司對此給予了否認。四維圖新當時回應表示,地圖切換只涉及在線渲染,從騰訊地圖切換為百度地圖,但車機端地圖包全系依然都是四維圖新數據,雙方合作繼續。

表面上看似乎是騰訊地圖和百度地圖的業務競爭,但背后卻存在更深的關系糾葛。

作為國內資歷最高的底層圖商,四維圖新為多家地圖應用企業提供基礎數據,包括華為、騰訊、滴滴、京東等,甚至百度之前也是四維圖新長期的合作伙伴。

由于業務綁定緊密,四維圖新與地圖應用巨頭的關系也十分緊密。根據公開資料,騰訊在2014年通過股權轉讓成為四維圖新的第二大股東。百度與四維圖新的合作最早也始于2009年,很長一段時間百度通過付費使用四維圖新的底圖。但雙方的合作持續到2016年底,此后未再續約。

一位百度地圖內部的人士對AI 財經 社解釋,終止和四維圖新的合作和公司的戰略布局有關。“過去地圖的生產、應用是分開的,現在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逐漸聚攏化了。”他稱。“很多互聯網的新巨頭也好,老巨頭也好,它們自己做數據的采集,對老的圖商造成一些生意上的壓力,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據AI 財經 社了解,不僅是數據歸屬問題的爭端,百度、高德這些互聯網企業剛入局的時候,瘋狂從四維圖新等老圖商們手里挖人。一名四維圖新的內部人士對AI 財經 社的描述是,“不計成本”。

一位資深的從業人員告訴AI 財經 社,既然地圖服務對互聯網各巨頭來說都是剛需,“而我又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就能夠招得到有足夠能力的人幫我去做這件事情,我也就不需要把地圖服務的生命線依賴于某一個第三方的服務商身上,何樂而不為?把采集的能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會變成一個必然的剛需。”

該人士稱,實際上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里面的水分或者說利潤差還是足夠可觀的”,“打個比方,我現在每年支付給圖商去買圖的費用,可能從中抽出一部分錢,我就自己能去把這個事干了”。

他進一步解釋。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它們也并非是出于單一目的自己投入去做數據采集,搶圖商的生意。“比如,高德被阿里收購了之后,給菜鳥網絡天然帶來了這些門址信息。很多的事情其實還要花錢去做,可能人家的另外一個生態關聯公司,天天就是就這事的,而獲得這些位置數據其實是人家的邊際成本,甚至是沒有成本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四維圖新會陷入業績困擾。根據2020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四維圖新前三季度營收15.3億元,同比下降0.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5億元,同比下滑904.4%。這也是四維圖新連續第三個季度歸母凈利下滑。

百度、高德、騰訊都有自己對應的地圖生產商,甚至各家也在競相自己生產高精地圖,對傳統圖商提出了挑戰。“業務越聚合、投入越大的公司,如果有能力自己生產高精地圖的話,可能越不需要花錢來買高精地圖的數據了。”彭超越說,百度剛做搜索引擎的時候,百度地圖對它來說是一個引流的作用,打開手機看地圖是一個剛需,但是它當時可能并不想花錢去養人、養隊伍采集數據。

但現在情況變得截然不同。尤其采集技術已經非常人工智能化的今天,傳統圖商并沒有特別堅固的壁壘。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彭超越、胡兵為化名)

七部門會同審查,滴滴有7種隱患?

“ 7月16日,國家網信辦 會同 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 科技 有限公司,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

會同:一起;聯合;不分主次。七部門會同調查,那么可以了解滴滴在業務和管理上的隱患可能與七部門的職責都相關。

國家網信辦: 偽造用戶、虛假發單、數據安全、隱私保護…

網傳的監控用戶搶單同業、虛假發單Pua司機怕是要被查證一下

國家安全部: 究竟有沒有數據出境、有哪些數據涉密、有哪些數據危害國家安全…

“服務器在境內”已經不能取信于監管,數據在哪?有沒有流出?審計底稿有無涉密數據?恐都需要查證。既然滿足了美市要求,正好查一下看看美市標準。

自然資源部 :數據涉及到哪些涉密國土數據…

甲級測繪資質是拿到了,但甲級資質有甲級的保密要求,違規測繪是不可以滴。

交通運輸部 :有無擾亂交通運輸市場、有沒有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

網傳的不遵守屬地監管要求、無資質開展承運業務的事,得核查清楚。

稅務總局 :偷稅沒?漏稅沒?

那些沒開票的收款有多少?

市場監管總局 :有無惡性競爭?

補貼、搶單、無資質承運、性暗示海報,管理責任有沒有落實

公安部 :請配合審核,各部門有哪些需要刑偵、經偵配合的工作…

隱匿、篡改、銷毀證據,就不要想了。

七龍來治水,水里可能真有七道暗流。

事已至此,或是銷售出身的創始人心無敬畏,或是投行出身的總裁無視風險。

又或者,股東為了賣個好價錢愿意做任何事。

野蠻生長,可以。饑不擇食,不行!

企業是 社會 的器官,企業管理的最重要功能是“良心功能”,法無禁止,要知道行為界限在哪;法有所禁,不要心存僥幸。

企業,唯造福,才能長青。

滴滴,麻煩把1759塊7毛五的的發票開一下。